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教师资格考试 - 说课稿 - 正文

人际心理教育说课:健康心理的表现

来源:fjzsksw.com 2010-9-8 15:50:21

 

 

《健康心理的表现》说课稿

各位老师:

  大家好!我叫蔺晓娟,来自西安东方技术学校,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《健康心理的表现》,选自04年劳动版《德育》第一册,下面我就从学生、教材、教法、学法、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。

  一、 说学生

 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,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,正值青春期。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,也是产生心理困惑、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。从横向比较来看,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,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,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、易发、也更复杂;从纵向比较来看,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,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、学习内容、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,如何适应新的环境,树立自强自信心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,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。

  二、 说教材

  1、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

 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,具有较强的时代感。其中第一册由职业、心理、品德、法律、权益、人生观等六大方面的内容组成,如果说第一课《谱写新的人生》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,那么第二课《培养健康的心理》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素质。完美的个性和人格要比智力和能力更重要。

  2、教学目标

  使学生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;依周围环境变化,,提高自身主动适应能力,以此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。

  3、教学重点

  健康心理的标准

  认清环境变化,提高自我适应力

  4、教学难点

  由理论到实践,以心理健康的常识运用于实践,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,从而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、把握自我。

  三、 说教法

  夫子有云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,善于启发、相机诱导,教学效果才更突出。依据三个原则:启发性、主体性、思维性,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

  1、 开放式教学法

  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,预习课本,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,总结观点。

  2、 图示教学法

  图片展示相关案例,从典型的案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、问题。

  3、 讨论法

  分组讨论,相互交流,把贯穿全课的四个问题分给四个小组,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案,各组选派代表陈述。

  四、说学法

 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,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。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,又能“乐在学中”。这节课学生主要学习方法有二:

  1、 提纲法:一节课的内容书本包含了大量的信息,如何直接明了的明白课本的条理,学生学会依结构框架,逐条列出,重点标明,梳清思路。

  2、 比较法:以理论分析案例,以案例联系自身,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中,寻找潜在的相同心理问题,比较心理得失。

  五、说教学过程

  1、实情导入

 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:13亿、1600万、28.7万,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,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,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.7万人。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,随着社会快速发展,竞争加剧,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,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,如青少年犯罪、社会情感淡漠、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,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,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。

  2、 整体感知

  对于专业化高、综合性强的心理学,我们勿须要求学生去学的很通透,从整体上有宏观的概念,掌握对目前的学习与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知识即可。

  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心理基础知识包涵两个方面内容:

  心理现象的范畴,心理健康的表现。

  对于心理学研究对象,即心理现象范畴,课本中有详尽说明,但内容偏多。第一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归纳出来。

 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

  情绪

  心理现象 意志

  个性

  如此一来,简单明了的这些常见词语,即是心理学研究对象。

 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